我國政府經過10多年的電子政務建設,各級政府部門積累了大量的數據,政務數據量已經初具規模。從政府角度來看,政府部門所產生的數據資料多數為文本信息,雖然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數據資產,但利用頻率和效率低,這些文件即使以“電子化”手段保存,也只有分散的數據碎片,缺乏統一的標準使其“格式化”。政府的海量數據多處于“休眠”狀態,真正用于提升辦公效率、改變業務流程、輔助科學決策的應用并不多。
國務院《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》指出,大數據已成為“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徑”。在對新經濟的政府監管創新中,要十分重視大數據技術的應用,構建起一套“用數據說話、用數據決策、用數據管理、用數據創新”的新機制。一是要爭取在可見的時期內,全面實現政務活動的網絡化、虛擬化、信息化,特別是涉及企業、群眾日常需要辦理的事務,應盡快全部在網上運行。二是要逐步實現計算機對數據的自動流程化管理,做到身份數據化、行為數據化、數據關聯化、思維數據化和預測數據化,在數據匯集的基礎上發現規律,發現風險點和薄弱環節,進而增強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。三是要努力打破各類“信息孤島”,實現數據按需、契約、有序、安全式開放,形成不斷開閉合的跨部門數據共享機制。大數據既是政府監管所必須倚重的一種技術手段,更是激發政府創新監管制度的重大機遇,要善加利用。
星塵專注于黨務、政務領域信息化的研究與開發,基于地方黨委政府建設陽光政府、服務型政府、智慧政府的迫切要求,融合十多年電子政務業務和研發經驗,圍繞行政權力、公共資源交易、公共資金管理、政府信息公開、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等業務的運行、公開、監督,形成了基于云計算、大數據技術的整體解決方案。
目前星塵大數據應用驅動平臺已應用到廣東全省物價、生產、文化建設、物流、金融、交易、電子商務、通信、電力、醫療等全行業全省級的區域,為各委辦局提供按需所取的行政權力業務運行支撐平臺,為監管部門提供橫向動態可擴展的全面監管平臺,為黨委政府帶來長久有效的信息化服務。